top of page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6163.jpg

茶樓飲茶點心文化 │ 茶葉
茶藝軒:
茶道推手 —— 從傳統到創新

茶藝軒創於1986年,至今有三十多年歷史。劉先生分享道,現今茶藝軒有八間分店遍佈港九新界,旨在宣揚茶藝文化。即使年齡已高,劉先生仍堅毅不懈地為這個行業奉獻,絲毫沒有退休的打算,這皆是出於對茶道的熱愛。至於加入這個行業的契機,則是源自家人的影響。在福建長大的劉先生自幼跟母親品茶。由於長期與茶葉打交道,使他對茶道漸生興趣。

三十餘載的堅持 逆境中仍見起色

如今,劉先生正身處雲南的茶山進行茶葉採購,他對茶葉喜愛得甚至不願離開茶山,醉心選購茶葉。除了對茶道情有獨鍾,茗茶的益處是另一個促使他加入這個行業的原因。劉先生說,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對人體有抗衰老的好處。懷抱著讓廣大市民可以從茗茶中獲益的心願, 驅使劉先生一直致力推廣茶藝文化。從事茶業幾十年,回憶無限,劉先生雖然未能將在茶藝軒的點點滴滴盡數分享,從其言語間不難感受他熱愛茶道的真摯感情。

然而,在疫情的打擊之下,客人人流減少,茶藝軒的生意下跌,分店數目更從十多間縮減至八間。劉先生坦言要多留意政府政策,以作出對策,渡過難關。而慶幸的是,現在多了年輕一輩學習茗茶,茶道的推廣似乎有了起色。他說,每逢過年過節,不少年輕人特意前來購買茶葉作禮物贈予親朋戚友。面對逆境,劉先生的滿腔熱情似乎仍能得到回報。

_1026333.jpg

為了推廣傳統茶藝文化,作為茶藝導師的蔣應強定 期開辦課程。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6039.jpg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6058.jpg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6049.jpg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6074.jpg

宣揚傳統 創新延續

一直以來,茶藝軒都秉承著宣揚茶道的宗旨,為廣大市民服務。為了堅持這個宗旨,茶藝軒一直以來也面對著不少的挑戰。

傳承茶道的知識和技能便是其中的一大挑戰。劉先生娓娓道來,茶道從茶葉的份量水的溫度到泡茶的時間,各方面都十分講究。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認為良好的泡茶工具和技巧不可分割,兩者相輔相成。為了推廣茶道,茶藝軒每年都會舉辦茗茶培訓班,吸引為數不少的青少年前來參加,增加市民接觸茶道的機會。

 

此外,茶藝軒也有作出創新,向商品創意化發展。公司內有一套機器,為到訪的顧客提供即場壓茶服務,只需要三十分鐘便可以製成客製化茶餅。茶餅上會印上顧客提供的照片,讓顧客留為紀念又或用作送禮。而面對新式的冷泡茶,劉先生不但不抗拒,更保持開明的態度看待。他認為冷泡茶與傳統茶道互不衝突,只是冷泡茶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性。以往亦曾有顧客詢問過有關冷泡茶的資訊,茶藝軒都會向顧客建議適合的茶葉,讓他們嘗試一二。

店舖經營和店舖繼承人亦是傳承的實際問題。店舖歷史悠久,店內不乏已工作二十幾年的老員工。劉先生與他們合作無間打成一片,更坦言看到他們便心生滿足。因此,他亦想努力將店舖一直持續運作下去。可惜的是,他的兒女對茶道生意均不大感興趣,因此他轉而以教學為主,希望在培訓班作育英才。若有人想要收購茶藝軒,劉先生認為是有商討空間的,但重點還是希望由對茶藝和茶道感興趣的人接手。

店舖提供即埸壓茶餅服務。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5905.jpg

泡茶品茗:從試驗中尋找個人色香味

劉先生說,茶葉份量、沖泡時間、熱水溫度和沖泡次數等均會影響茶的色香味。根據茶葉品種的不同,浸泡時間為二十秒至一分鐘不等。有些茶葉適合浸泡久些,有些則不可以,例如綠茶就不能浸泡過久,否則會過澀。熱水溫度亦然,例如龍井茶葉若以一百度沸水沖泡便會產生苦味,最佳的沖泡溫度為八十五度左右。

若是茶葉已經沖泡過幾次,那就可以泡久些,以增加茶味的濃度。他更建議,泡茶時要心靜,全神貫注於每一個步驟並享受泡茶的過程。只要累積經驗,便可以分辨出各類茶葉︑沖泡溫度和時間所沖泡出來的茶,以挑選個人喜愛的口味。

挑選茶葉方面,由於茶葉範圍太廣,劉先生未能一一盡錄。他說,製作茶葉過程中,以殺菁步驟中的萎凋和炒茶這兩道工序最為重要,程序配合得宜才能製成好茶葉。有些茶葉品種擁有獨特氣味,例如福鼎白茶葉有豪香,普洱茶葉有勐海味,皆是地區性、品種問題而已。

泡茶方法

 

❶把茶葉置滿茶壺底,茶葉份量不宜過多;
❷把水煮至沸騰,並將熱水注滿茶壺,沖泡約二十秒至一分鐘便可倒入茶杯享用。

20210625港文化港連結茶藝軒wwk-5972.jpg

受訪店舖:茶藝軒

受訪者:劉正慶

電話:9012 2887

地址:灣仔茂蘿街7號地下3號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