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屋_Website_4.jpg

香港住屋的故事

香港住屋的故事

文字:衞翠芷博士(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副教授)
圖片:政府新聞處、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文化葫蘆

 

或許有人會以為,住屋是近年才變成重中之重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如果跟上幾代的老人家談談,便會發現他們以前的居住情況甚或比現時還差。住屋的問題,不是現在或二戰後才存在,而是遠在十九世紀中葉已開始出現。不同的住屋問題接踵湧現,使居住的難題不斷縈繞在香港這塊土地上。

AR1954-22-1.jpg

(圖片:政府新聞處)

戰前香港的居住問題

 

香港曾經是一個小漁港,1841年英軍登陸水坑口時,根據該年5月的《香港政府憲報》(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所載,當時香港只是一個擁有十六條村莊七千多人口的荒島,居住當然不成問題。但隨著國内太平天國、義和團、八國聯軍、日本侵華和連綿内戰,香港這個相對穩定的地方,便成了許多老百姓的避風港,國内移民不斷湧入。

 

香港這塊「借來的地方」本來就只打算作為英國一個商貿基地,建設住屋不在計劃議程中。殖民地早期的房屋問題逐漸形成,不僅居住環境過度擁擠,而且衞生條件惡劣,人民生活困苦,終於導致 1894年在太平山街地區爆發淋巴腺鼠疫,整個疫症期間(1894-1923年)共超過兩萬人死亡。汲取慘痛的教訓後,政府於1903年訂立《公共衞生及建築條例》,是殖民地首條關於建築的法例,涵蓋改善樓宇設計的採光、通風及衞生情況和周遭的街道環境。

P1994.71.jpg

1894年太平山街地區爆發鼠疫,為防止疫症蔓延,最終政府把該區約十英畝土地上的建築物清拆燒毀。(圖片:香港歷史博物館)

HKRS163-1-1578 1-A0005_01_R.jpg

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邨的大火,促使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圖片: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AR1954-12-1.jpg

1954年的大窩口平房區。(圖片:政府新聞處)

應對戰後住屋難題

 

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急劇增加,住屋問題雪上加霜。房間分租再分租,山坡、天台和艇上盡是非法僭建住屋,有人甚或露宿街頭。房屋問題迫切,影響社會及戰後經濟復甦。殖民政府不得不承認,過往的有限度干預絕不是辦法,更果斷,更有擔當的政策才有機會解決長期住屋問題。

 

故此,政府率先向政府僱員提供宿舍及推行公務員建屋 合作社計劃,亦試圖以官契優惠租貸條款,鼓吹大企業為員工提供住宿。政府也透過鼓勵慈善團體興建平房,以特惠價錢出租或出售來援助低收入家庭。相關發展項目遍佈各區,例如何文田、柴灣、掃桿埔、牛頭角、東頭、竹園、大窩口、調景嶺、馬鞍山、上水、青衣、元朗、長洲及西貢等地區都設置了平房。

 

1950年,政府更嘗試以撥地形式,資助香港模範屋宇會,興建模範邨,是現存香港最早的公共屋邨,為工人及其他低收入人士提供居所及相關設施。政府也於1961年以同樣類似的模式以特惠地價,資助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興建大坑西邨。

 

在此之前,鑒於這些無利可圖的生意,私營機構沒多大興趣,而慈善團體亦難以承擔費用,政府已加大力度,應對住屋不足的嚴峻形勢,積極地於1948年協助成立香港房屋協會及1954年4月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廉租屋,為白領階層中低收入的一群提供資助房屋,改善擠迫的居住環境。

P1150094.jpg

模範邨是現存香港最早的公共屋邨。

20211113公屋生活文化彩虹邨湛婉霞wwk-0555.jpg

公營房屋是很多低收入家庭夢寐以求的安樂窩。

公營房屋

 

上述的舉措,大部分都還沒有太多惠及低下階層的需要,他們仍住在簡陋的寮屋或擁擠的唐樓裏。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村的燎原大火,可謂殖民史上最災難性的事件,但同時也給了政府一個契機,揭開了香港引以為傲的公營房屋計劃的序幕。大火發生後四天,即12月29日,政府宣佈興建房屋,安置災民,是殖民政府首次利用公帑來為普羅老百姓提供住房。

 

由於這些徙置大廈空前成功,計劃從當初為照顧受天災影響的居民,到六十年代更變成扶貧政策。其實,公共房屋的發展也非一帆風順,都是在不斷的克服困難中茁壯成長的。1967年的「六七暴動」不只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也為本地公屋故事立下新的里程碑。當時暴動的其中原因是香港的基層沒能享受到他們為建設戰後香港經濟復甦帶來的成果。遂在1972年政府推出破天荒的「十年建屋計劃」,承諾不讓香港任何人無家可歸,更安排舊屋邨重建及發展新界新市鎮的房屋。由於暴動後湧現移民潮,政府更效法新加坡推出「居者有其屋」的出售單位計劃來吸引港人扎根香港。「十年建屋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穩住了大部分港人的心。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正值香港的經濟起飛時,無數基建上馬,需要大量建造工人,我們又遇到另一個難題,就是勞工短缺,年輕人不願意入行,因為他們都受惠於當時的九年免費教育,書讀得多了,便都不願意從事勞動工作,尤其是辛苦及危險的建築行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當時的房屋設計便向建造機械化及使用預製組件的方向發展,盡量減少對勞工的需求。到了千禧年代,新的問題又來了,以往覺得公營房屋採用標準設計有利於以穩定的質量來批量生產,是可以接受的,但現在卻覺得這樣會營造出單調的城市景觀,千人一面。終於,「因地制宜」的設計全面取締了使用了半個世紀的標準設計模式,利用每個工地的特點,優化設計,讓整體城市景觀更多樣化。

20211020港文化港連結2021公屋生活文化九龍灣平山公屋群wwk-8207.jpg

結語

 

香港的住屋的發展,尤其是公營房屋,都是一步一腳印地走來。回顧過去,每次遇到困難,都能把挑戰轉為動力,都能浴火重生,成就更好的機遇。現在我們遇到發展土地短缺,公屋不敷需求,劏房愈劏愈小等問題,也希望早日能通過官商民通力合作,雖錯過了未雨綢繆的機會,但仍能透過努力解決燃眉之急,創出香港住屋的新天地。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