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屋_Website_4.jpg

公共屋邨兒童遊樂場

公共屋邨兒童遊樂場

文字:梁廣福

圖片:梁廣福

 

回想童年時的快樂時光,都會記起在兒童遊樂場盡情玩樂的情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兒童人口急增,隨著公共屋邨的大規模興建,兒童遊樂場的數目亦逐漸增加,小朋友主要的活動就是到遊樂場玩耍。放學時段,遊樂場人頭湧湧,受歡迎的玩樂設施更是大排長龍,人聲鼎沸,非常熱鬧。

02a.jpg

當時的遊樂設施多以堅固的金屬、石屎、木材等製成,設計簡約卻不簡單,對充滿創意的小朋友來說,在原有設計的玩法外,更會自創一套遊戲模式,令玩法更富娛樂性和變化。

 

當中,常見的遊樂場設施和玩法如下:

02b.jpg
搖搖板

 

講求左右平衡的搖搖板,小孩分別坐在板的兩端,然後輪流以雙腳撐起板面上升。玩樂時那一升一降的離心力,就是樂趣所在。亦有一個玩法是一邊的孩子在用力下降搖搖板時加大力度,令另一邊急速上升,以致上升一方升至頂位時屁股凌空拋起再回落板面,十分刺激。

氹氹轉

 

小朋友緊握氹氹轉上的扶手,然後單腳踏在地面用力撐動氹氹轉令它旋轉,享受氹氹轉轉動時的風速和暈眩感覺。好動的小朋友可能會從轉動中的氹氹轉跳下,挑戰能否順利站穩。氹氹轉造型多變,有飛碟、地球儀、蛋糕等,單看也是一件精緻的裝置藝術。

04.jpg
01.jpg
攀爬架(又稱「馬騮架」)

 

昔日的經典設計,以正方形的框架為主,其後發展成多款由幾何圖案和線條所製成的造型,如球體、拱橋、毛毛蟲等,令玩樂更添新意。攀爬架有助訓練孩子的平衡和手眼協調,孩子在架內穿梭,上下左右爬出爬入或把爬架當成單槓和雙槓,訓練臂力和腰力。大膽的孩子更會爬至架頂後一躍而下,享受當中的騰空感。也有小朋友視它為追逐遊戲時的障礙物,在架間穿梭,避開追捕。

滑梯

 

滑梯的滑槽主要分為直式和螺旋形兩款。而較多元設計的滑梯,在梯台設有鐵柱、垂直樓梯或不規則的鋼架,讓小朋友下滑。玩法方面,最典型的是攀爬至梯台後沿滑槽滑下。也有百厭的玩法,是沿滑槽底逆向爬回梯台,但向上爬時若撞正下滑的孩子,便會出現「正面炒車」的情況。也有一種「追撞」玩法,是不待前面的孩子有足夠時間下滑到底,便一個接一個的緊貼追撞,令前面的孩子被撞痛屁股,是刺激的玩法。

03.jpg
06.jpg
鐵馬

 

幾乎是全鐵製成的鐵馬,看上去有相當的重量。動力是靠坐在上面的幾個小朋友一同合作,利用離心力向前向後的搖動鐵馬。竅門是小朋友向前推動時要俯身下壓,把重點推前,鐵馬就會前前後後的順勢擺動。

鞦韆

 

盪鞦韆時,最安全的玩法是坐在鞦韆的木板上前後輕盪,享受一前一後盪漾的樂趣。也有站立在板面上,盪至架身高度的最高點躍下,那種凌空和速度感,最受愛刺激的小朋友歡迎。此外,兩人前後面對,站在同一塊板面上一起搖盪,展現合拍的節奏感。

05.jpg

隨著香港的都巿人口和結構的轉變,現在公共屋邨的兒童遊樂場愈見減少。遊樂空間的服務對象由小朋友轉為需要關愛共融的長者,昔日熱鬧喧嘩的遊戲場,亦變得冷清。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