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屋邨
蘇屋邨
戀戀情懷── Simon Lam
「蘇屋邨同以前完全唔同晒啦!」與搬離蘇屋邨多年的Simon一同重遊舊地,他一見面便感慨地憶述重建前邨內多樣的建築風格、整全的規劃和設計,「當年家中有個咁嘅露台好精彩㗎喇。」Simon說來仍感自豪。走到因保育而逃過拆卸命運的楓林樓,他停下腳步指著露台興奮地說:「仲要兩個騎樓唔同風格,以前係高級洋樓先有呢種露台㗎。」
為誰保育?
可惜的是昔日的特色設計於重建後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造型類近的大樓,佈局也與過往大有分別。雖然,重建後仍然保留了部分特色建築物,包括著名的「蘇屋三寶」,而且還設計了「蘇屋文物徑」,讓街坊可以懷緬昔日屋邨時光。可是,沿著文物徑散步,看在Simon眼裏只有唏噓。他認為即使將文物保留,但邨外人始終難以感受蘇屋邨舊街坊的情懷,也無法與重建前的蘇屋邨得到連結。「相信會抽時間返嚟睇嘅舊街坊唔多、至於邨外人則唔明點解燕子亭、火水站係地標,要保留、而新一代蘇屋邨居民可能會覺得『關我咩事』。因此,雖然建築物得到保留,但嗰種情懷佢哋領略唔到。」Simon認為重建後的蘇屋邨只留空名,重建前後的蘇屋邨不能混為一談,「保留咗呢幾個建築物就以為擁有蘇屋邨神髓?大家心裏有數啦。」
前方的矮屋是昔日販售和儲存火水的地方,又稱 「小白屋」;後方是舊式「Y」 型設計的楓林 樓。前者保育成租用商舖,後者 部分低層單位保留,用作展示昔日蘇屋邨邨民生活日常。(圖片:政府新聞處)
走廊串連人情
Simon四歲便隨家人住進海棠樓,直到婚後才遷離。海棠樓屬舊式長形設計,以長走廊連接各個單位。「以前鄰里關係好親密,長走廊真係特別可以凝聚街坊!可以擺低仔女、鎖匙畀隔籬屋,關係就係咁運作同建立。同依家『各家自掃門前雪』嘅狀況完全唔同。」其中最令Simon印象深刻的就是當年遇上颱風的情景,「見到走廊積水,爸爸媽媽就會叫細路出去幫手,一家一個仔一把掃把,將積水由走廊掃落樓梯。」當年街坊自發性的助人自助精神,至今Simon仍記憶猶新,鄰里間的深厚情誼,也許就是在守望相助中慢慢鞏固起來。
Simon小時候居住在海棠樓,屬舊長型設計,長直的走廊便於街坊建立鄰里關係。(圖片:政府新聞處)
「我同你講嘅海棠樓生活只係蘇屋邨嘅皮毛,每一座樓都有自己特色。」Simon指劃著說道,「以前最特別嘅係唔同座數有唔同設計,而唔同設計會令居住嘅體驗同感受都唔同。」重建前蘇屋邨共十六座,分別有四種樓宇類型,各具特色,可想而知各座各家的生活體會必有所不同。看著眼前經歷過重建的蘇屋邨,Simon一方面明白為了應付住屋需求,蘇屋邨無可避免要拆卸重建、另一方面對重建後的規劃和一式一樣的設計則難掩失望之情。
醒目的「蘇屋邨」金漆招牌被保留下來,重置於重 建後的蘇屋邨,與燕子亭、小白屋合稱「蘇屋三 寶」,是蘇屋文物徑必經的地標。
蘇屋邨於1963年落成,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共屋邨之 一。2009年底開始清拆重建,於2019年完成整項重 建工程。
Simon童年時常爬上燕子亭躺下仰望蔚藍天空,今日亭柱加上「請勿攀爬」告示,提醒 免生意外。
回不去的屋邨情懷
Simon一再感嘆現在的蘇屋邨佈局設計今非昔比,居民的生活習慣也截然不同,鄰里關係已遠不及往日親密。除了別樹一格的建築佈局和單位設計外,Simon腦海中常常浮現昔日杜鵑樓門前的「走鬼檔」、夏夜在公園乘涼等零碎的屋邨回憶。「蘇屋邨真係一個好令人回味嘅地方。」對於重建前的蘇屋邨,Simon懷念的不單止是其以人為本的建築規劃,還有那些在尋常生活中點滴積累的回憶和濃濃的鄰里人情味。
重建後蘇屋邨雖然面目全非,但Simon仍 然記得當年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環境佈局。(圖片:高添強)
「我哋就喺『 廊』(沒有電梯的樓層大堂)練西瓜波。」Simon經過保留下來的通花磚牆說,「係我哋喺度住過嘅先知道呢幅牆係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