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me_3.jpg

家業的守護者

家業的守護者
The Lederer及瑞興皮廠

The Lederer創辦人Kean的祖父與外祖父早年均開設皮廠,他的爸爸其後繼承家族生意,耳濡目染之下,令他對皮具產生獨特的感情,今天瑞興皮廠傳到他手上已是第三代。回憶小時候的皮廠,廠內有接近三十名工人,午飯時坐滿「兩圍枱」。到他接手生意時,飯桌只餘下「半圍」工人,眼見皮革行業日益衰落,有種「點解以前可以做到咁多生意」的唏噓。

20220727港連結2022香港輕工業瑞興皮廠wwk-1531.jpg
力排眾議 踏上無盡旅途

 

在考慮投身於香港皮革行業的時候,Kean面對的不是父母的反對,而是行內人的質疑。「好揀唔揀做呢行為乜嘢?」、「你覺得仲有發展空間咩?」、「你仲舂個頭埋嚟?」當時的他年少氣盛,心想「你做唔到唔代表我做唔到呀嘛。」相信自己能令家族事業發展得更好,他亦希望打破坊間「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選擇守護祖業。

20220727港連結2022香港輕工業瑞興皮廠wwk-1636.jpg

對比鄰近經過翻新的多層工廈,瑞興皮廠廠房顯得更具歲月痕跡,而The Lederer的工作室正藏身於廠房二樓。

人才短缺 望凝聚有心人

 

人才對於The Lederer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難題。老一輩的皮革師傅年紀漸大,隨時都會退休,而新一代的皮革師傅尚未盡得真傳,則形成青黃不接的局面。Kean表示雖然常常收到希望成為學徒的電郵,但他感覺部分年輕人,普遍不甚願意留在同一間公司作長久發展。初入職就已經抱怨工作繁瑣及薪酬不高。心態上則希望轉換環境或自創皮革公司,會思考如何拓展皮革新方向的人真是寥寥可數。而且,現今社會大家「一窩蜂」做著相同的事,這種現象導致像The Lederer等「手作仔」企業,難以擴展生產規模,甚至看不見行業的前景。

 

回到皮革行業要如何延續?Kean認為要視乎老師傅是否樂意將技藝傳承下去,亦期待出現多些真心誠意熱衷於皮革事業發展的學徒。深信能夠聚合相同理念的人,待時機成熟,皮革行業便能重燃生機。正如要將「Made in Hong Kong」發揚光大,亦需要凝聚一群無私奉獻、願意牽頭的人才,持之以恆地作出努力才能成事。

Kean在2015年成立品牌The Lederer,初衷是希望透過售賣皮革產品,令更多人了解並接觸到香港碩果僅存的皮廠。接手兩年後,公司面臨重大的轉變,失去了本地化工原料供應,皮廠只好減省人手和生產量,由B2B(企業對企業)轉為B2C(企業對消費者)的經營模式。至於有沒有曾經想過放棄皮廠,他坦言:「有諗過想停,但係我想keep住個品牌,keep住皮廠個名去做。」有些東西不可以放棄。眼見及此,唯有見步行步,不斷改進,盡力尋找可以生存的出路。

20220727港連結2022香港輕工業瑞興皮廠wwk-1603.jpg

皮廠收取香港屠房剩下的牛皮,經過多重步驟,方製成一張張皮革。

20220727港連結2022香港輕工業瑞興皮廠wwk-1608.jpg
20220727港連結2022香港輕工業瑞興皮廠wwk-1581.jpg

工作室內掛滿林林總總的工具,單是雕刻刀頭都有不下三十多種。

20220727港連結2022香港輕工業瑞興皮廠wwk-1562.jpg

生存環境收窄,唯有轉變營運模式,減少產量。現時廠房的老舊機器已毋需經常運作。

秉持樹人理念 延續香港製造

 

說起往時「香港製造」的輝煌,Kean一臉懷緬地嘆息:「以前好多人做緊『香港製造』,大家係會proud of依樣嘢。」反觀如今的香港,宣揚「香港製造」的聲音漸減,社會上亦缺乏關於「香港製造」長遠策略的方向,導致愈來愈少人關注到當中的價值。「香港製造」的精神漸漸被淡忘,香港製造業亦無法重現昔日百花齊放的景況。

 

因此,Kean很注重對年輕一代的教育,經常走進社區中心和中小學,提供皮革課程和興趣班。有時亦接受負責生涯規劃課程社工的邀請,教授邊緣青年皮革技藝,讓他們在職業道路上有多一個選擇。「轉變唔係單單指呢班小朋友嘅個人轉變,而係憑上一代人對佢哋嘅教育,令到成個情況有所轉變。」這個過程,無疑是長路漫漫, 但Kean早已立定決心要去闖出新天地,令自己無悔今生。

在師傅的巧手下,一塊簡單的皮革,可以演化成不同造型、大小、紋路的產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