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時間巨輪
守住時間巨輪
甘安生
在排檔林立的油蔴地廟街,一間隱世錶行藏身於內街一隅,店內陳列著林林總總的二手名錶,吸引不少顧客前來尋寶。位於廟街122號地舖的金時錶行,創立至今已三十多年,老闆甘安生主要經營手錶修理和二手名錶買賣。很多顧客一進門,都熟絡地叫聲「甘仔」,就放心地將手錶交到甘師傅手上,皆因甘師傅為人謙遜老實,大家都說:「佢咩錶都識整,但最緊要都係佢信得過。」
由低做起 循序漸進
甘師傅自言學識水平不高,口才不了得,但一談到鐘錶,他迅即侃侃而談。回想投身鐘錶行業之前,年僅二十多歲的他曾先後於紗廠和搪瓷廠工作,又當過車房和上海理髮店的學徒。後來在家人的介紹下,轉行到中環的德發鐘錶擔任雜工。「嗰時見鐘錶呢行賺到錢、夠生活,就冇再轉其他行業喇。」及後得到老闆的信任,安排他從倉庫收取提貨,接著開始進入工場學習,例如替裝嵌好的手錶調校時間。甘師傅循序漸進,在鐘錶業這個巨輪中一步步邁進。
甘師傅入行時的七十年代,本地組裝的成錶遠銷海外,帶動鐘錶業的興旺發展。他任職的公司主打製造粗馬錶,即平價的機械錶。「嗰陣公司做出口,好易接到單。賣出去雖然只係幾十蚊一隻,但好多時一張單訂同一款就過萬隻。」公司除組裝成錶出口,亦會代理名錶在香港銷售,例如愛麗華、愛玲瓏或卡天龍等牌子。甘師傅憶述當年鐘錶市場變化多端,LED(二極發光管)和LCD(液晶體顯示)跳字錶的出現,迅速掀起新熱潮,隨後冒起的石英錶,風頭更是一時無兩,改變了以機械錶為主流的市場局面。「後期中國開放,佢哋又買機械錶多。咁電子錶要入電芯,好唔方便;石英錶喺中國又唔流行。咁就變咗機械錶翻生。」
當年的成錶裝配工業推動了整個鐘錶業的發展。甘師傳憶述本地所組裝的成錶除出口至歐美市場外,中東國家例如伊朗或杜拜等,亦是重要的貿易出口地。(圖片:政府新聞處)
六十多歲的甘師傅由當年的錶行跑腿做起,在鐘錶業拚搏了四十多個年頭,今天已是行內的老師傅。
昔日甘肅街的舊址,雖只是一個小小的分租檔口,但樣樣俱全。前方的陳列櫃展示各款手錶;後方的角落還有他的工作桌和生財工具。最終因大廈重建才搬遷至現址。
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經過十年在鐘錶出入口公司的磨練後,甘師傅跟隨賣手錶的朋友到油蔴地夜市擺地攤,及後更接手朋友的小生意。他日間在長沙灣的錶廠打工,負責組裝手錶,相當勤奮。「我都已經好快手,一日整一百五十隻,但啲女工可以整三百隻。因為以隻數計,所以都羨慕佢哋。」後來,甘師傅發現女工們雖然熟習裝嵌工序,但甚少會檢查成品;而他則會於組裝成錶後再度檢查,避免品質有異,可見他對造錶的堅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甘師傅曾自行改良工具,令廉價工具匹配上數百元的器材,使工作更得心應手。
幾經輾轉,在機緣巧合下甘師傅租用了位於甘肅街的小地舖,即金時錶行的舊址。甘師傅不擅交際,需從頭學習營商和銷售技巧;雖曾被「搵笨」,但他卻稱是上了寶貴一課。如今他已是街坊首推的鐘錶師傅,全賴三十多年來他堅守誠信的待客之道。遇到不懂修理的手錶,他從不勉強,「如果整到『污哩馬查』,會影響聲譽。」除了手錶維修,亦常常有顧客拿著古董錶,讓甘師傅鑑定真偽。他總是認真地戴上放大鏡,仔細觀察錶面、錶針、錶底、機芯等,有時單憑外觀的細微分別,他便能即時分辨得一清二楚,儼然一名專業的鑑定顧問,深得顧客信任,「甘仔」的名聲,亦廣為流傳,不再只局限於油蔴地。
傳統鐘錶業何去何從
回首當年,甘師傅每天早上乘坐渡海輪,由荃灣過維港,前往中環錶廠上班。懷緬在船上吃個即食麵當早餐的日子,感慨昔日的城市面貌已成滄海桑田,「諗返嗰陣時,依家轉變咗好多。」環顧香港市場,成錶製造業不復當年,不少錶廠早於八十年代將生產線北移,或直接在瑞士等名錶出產地設廠。如今香港鐘錶業以進出口貿易為主,本地成錶或配件製造行業早已風光不再。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智能手錶更大行其道,傳統鐘錶在市場上面對更多挑戰,「依家整手機好搵過整錶。」他認為需經歷長時間的經驗積累,才成就一位好錶匠。然而,行業式微,甚少新人入行,甘師傅慨嘆:「可唔可以將手藝傳承,輪唔到我做決定。」時間一秒一秒流走,錶匠們仍逐秒留守。機械錶能進行「抹油」保養;而鐘錶業這巨輪又如何「保養」,才得以持續運轉。
「整錶就算學咗都未必識實踐出嚟,要做得多先慢慢累積出經驗。」甘師傅深知手藝傳承不是容易的事,需要給予空間讓新人實踐。
甘師傅為熟客帶來的二手錶作鑑定。他戴上放大鏡,只是看過錶針和錶背上的文字刻印,按其品質參差,立即分辨出這是仿製的名牌手錶。
這個放大鏡多年來一直陪伴著甘師傅,縱使已經損耗,他也捨不得更換。他還說笑這破口可避免鏡上的霧氣形成,多添一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