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屋_Website_4.jpg

石硤尾邨

石硤尾邨
舊地重遊・人事已非──林桂芬

林桂芬一家原本住在石硤尾木屋區,1953年經歷大火後,被迫露宿街頭,後來才獲安排入住包寧平房。當年只是初生嬰兒的她,沒有在包寧平房居住的記憶,但曾聽兄姐憶述該段艱辛日子,家人窮得只能說:「你兩個去瞓啦,屋企冇錢買米呀。」困苦境況儼如粵語長片情節。不久全家獲安排遷入石硤尾徙置區N座地下單位,所以母親說她「腳頭好」,剛出生不久就可以住「靚樓」,不用經歷包寧平房的苦日子。

20211028港文化港連結2021公屋生活文化石硤尾邨wwk-6963.jpg
大火下的劫後餘生

 

徙置區的生活雖然比包寧平房時有所改善,但仍然艱苦。每戶只有一百二十呎,而且沒有獨立廁所和水喉,她小小年紀就要幫忙到外面擔水和洗衣服。每逢年尾學校要交留位費,即使只需五元,但在當時並非小數目,加上家中有好幾個小孩,一家人節衣縮食才可應付。農曆新年將至,為了學校留位費及過年等的家庭開支,母親只得到深水埗的當舖典當棉被。替兒女添置新裝後,母親只能在附近的古衣店購買斷當的「新衫」(當年斷當衣服會以廉價出售),渡過年關。

PA050066.jpg

林桂芬的背後正是她昔日居住的N座地下單位位置。大廈已拆卸,重建為現今的美柏樓。

WhatsApp Image 2021-11-26 at 15.07.20.jpg

大概是1964年農曆新年,林桂芬(前左一)與兄長、妹妹及朋友,在大坑東徙置大廈的走廊合照。她回想姐姐總為她們兩姐妹悉心打扮,穿上新衣。她和妹妹手上拿著的是用來裝利是的新手袋。

HKRS1448-1-210-09-p13-006_R.jpg

左下方樓宇正是昔日石硤尾徙置區N座;中間位置尚見未拆卸的包寧平房。 (圖片:政府檔案處歷史檔案館)

就是那份人情味

 

林桂芬猶記得,一些居民為了賺點外快,會在居所單位內經營「樓上舖」幫補家計。最常見的是私人士多,因為當年雪櫃尚未普及,主要做街坊生意,互惠互利。另外,有的居民會在家中安裝電視,讓街坊付費進內觀看。林桂芬小時候很喜歡跟同層鄰居買他自製的大菜糕,一見面就說:「我想要大菜糕。」鄰居就會送到門口。這些現在隨時都可在家製作的平凡食物,對當時的小朋友來說卻十分新鮮。

20211028港文化港連結2021公屋生活文化石硤尾邨wwk-04526.jpg
20211028港文化港連結2021公屋生活文化石硤尾邨wwk-6965.jpg

千禧年代開展第二次重建計劃,現今邨內樓宇新舊交替。

七十年代的第一次重建計劃中,部分徙置大廈位置改建為石硤尾商場及街市,至今仍為區內居民服務。

那時候,林桂芬和住在附近的同學朝夕相對,白天一起上學,放學又一起玩、每逢中秋節,大家會提著自製的燈籠出來玩,非常熱鬧。過年過節,母親會自製糕點和鄰居互相分享、她還記得有一次家裏的雞被偷了,是鄰居幫忙找回來的。以往鄰里間感情深厚,與今天只是彼此打個招呼的關係截然不同。她笑說,即使後來因重建已搬離石硤尾,但母親仍堅持要長途跋涉回到南昌理髮舖去電髮,覺得那裏電出來的波紋才合她心意,師傅又特別親切。

甜苦也好 感情永在

 

近年林桂芬和四位在深水埗區長大的街坊,組建了社區導賞團的深水埗小隊,平時她更會自己蒐集和研究石硤尾與深水埗一帶的歷史資料和相片,「呢啲係我哋嘅樂趣嚟㗎,追到夜晚半夜三更,想瞓但唔收得手。」每次帶團說起往事,她總會比參加者還興奮。或許正因為以往生活物質匱乏,所以社區連結更為緊密,很多問題單靠自己解決不了,就得倚靠互相分享和幫助才能渡過那些苦日子。年長後回首前塵往事,那份失落了的人情味令她懷念不已。

20211028港文化港連結2021公屋生活文化石硤尾邨wwk-04612.jpg

居民仍自製「三支香」晾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