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me_3.jpg

主席的話

主席的話
吳俊雄

AR1963-22-1.jpg

圖片:政府新聞處

文化葫蘆最新的研究和展覽計劃,籌備多時。看過最後完成的版本,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個展覽,值得等。其中三點,我覺得特別深刻。

 

1.歷史

 

香港戰後的工業發展,其實相當戲劇性。正如王惠玲博士指出,它「由五十年代興起至九十年代邁向式微,四十年內經過工業化初階、膨脹、高峰,然後停滯以至式微各階段」。它有點像一套劇情緊湊、毫無贅肉的連續劇,劇中人物短時間內經歷人生的種種高低起落,這一刻見到曙光,下一刻遇到颱風級的吹襲,然後安身立命,留下痕跡,一起捱,再闖過。當然,歷史不是連續劇,它是幾百萬人的親身經歷。這些經歷奠定了這個城市的面貌,模塑了它的記憶,值得定期回望,一講再講。

 

2.生活

 

這段歷史,許多人以前講過。文化葫蘆不擅長弄通經濟數據或宏觀政策,它比較喜歡靠近生活的質感。展覽對焦工廠,和工廠內的一樑一柱、謀生工具、珍藏的舊機器、開發中的新技術,讓一切變得伸手可觸。透過口述歷史,它將眾多工場實況、工匠技藝、工匠背後的親人和寵物、幾代人的歡笑、犧牲和集體記憶,重現眼前,當中不少畫面教我回味:六十年代工友在南海紗廠入職證明的實物原件;七十年代電子廠工友分批去廠房飯堂用餐的墟冚場面;同期製衣行業傳說中的承包制,如何落實加班、炒更、外發、包工,一切靠自己的「靈活」操作。我也對一些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詞語,例如實業、白手興家、「搵食」與家務的重擔、「雞碎咁多」的工錢、晚晚六點半的青春、人生不可測的際遇和命運,有更貼地的了解。

 

3.想像

 

展覽講過去,原來更多講未來。

 

八十年代開始,香港工業北移,全球經濟大幅變動,本土工業如何面對新的局面?受訪者由自身開始,講到香港整體,出人意表地詳講「再工業化」、香港優勢、香港輕工業如何由「香港製造」轉型為「由香港製造」等課題。他們的想法,不盡相同,但其中(至少)有兩個共通點。

 

首先,他們知道,歷史重要。老牌大廠(例如紅A、雞仔嘜和德國寶)主事人的任務,是如何站在上兩代人的肩膊,承繼傳統,更新品牌,擴充多元業務。新派小型工房的先行者,同樣洞悉香港工業舊路難行,需要破除陋習,徹底創新。第二,他們知道,生活重要,而二十一世紀的香港生活,有一些清晰的要與不要:不要平庸,不要忘本,不要五勞七傷,不要欺負弱小,不要單打獨鬥,不要破壞地球,要尊重技藝,要有型有格,要愛護珍藏,要多元互諒,要環保,要可持續的發展,要令下一代覺得「香港製造」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這些想像,有虛有實,一切屬現在進行式。在此再次多謝葫蘆仝工,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多年來不懈的支持,讓文化葫蘆的工作,在虛實之間,繼續前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