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me_3.jpg

香港的早期工業區

香港的早期工業區

文字 / 圖片:高添強 香港歷史研究者

 

銅鑼灣

 

1841年6月,港府劃出了香港島北岸約五十幅土地作公開拍賣,中標者以二十多家英資洋行為主,其中怡和公司花了逾五百英鎊,投得銅鑼灣「東角」的三幅土地(即今天的東角道、怡和街、渣甸坊等地段)。當時東角兩旁原為海灣,是船舶理想的停泊處。

1846 East Point.jpg

1846年的東角(本圖後方),怡和公司短短幾年間已建了多座貨倉及辦事處,並於左上角的山上(今天利園山)築了花園洋房。

怡和取得東角後,在今日百德新街一帶積極經營,興建一批磚石結構的貨倉、堆棧和辦事處,並建造深水碼頭,供旗下船隻裝卸貨物。其後東角日漸繁榮,怡和洋行更在毗鄰地段興辦糖廠。該廠前身為造幣廠,是在1864年初經立法局通過《設立造幣廠條例》而建,兩年後造幣廠落成,惟1866年世界出現金融風暴,加上商人、民眾對新鑄銀幣的接受程度和需求未如理想,且銀元持續貶值,導致廠房嚴重虧損,到1868年終於停辦。政府隨即把鑄幣廠賣給怡和公司,後者將之改建成糖廠(China Sugar Refinery,原稱中華火車糖局,簡稱中華糖局)。1878年,糖廠正式啟業,為銅鑼灣的天際線增添了高大的煙囪,該廠也是香港第一家大型西式工廠。至於造幣廠原有的機器則被轉售到日本。烈酒是煉糖業的副產品,該廠也曾製造,不過幾年後因無利可圖而停產。到了二十年代,世界各地產糖量大增,糖價應聲大跌,加上內地政治不穩,令經營雪上加霜,糖廠最後於1928年宣佈清盤。

1880 c. East Point .jpg

約1880年從北角遠眺銅鑼灣,近中央處為糖廠,左端可見冰廠。

銅鑼灣還有一座極具規模的製冰廠,由兩名來自蘇格蘭的年輕人凱爾(Kyle)和貝恩(Bain)創立。開埠初期,香港的冰塊都是經由丟杜公司(Tudor Ice Company)從美國及加拿大用船運來,貯藏在雪廠街的冰窖。1866年,凱爾從英國引入人造製冰技術及機械。最初在灣仔春園街開設人造製冰廠,約在1874年,再於東角海旁(今天記利佐治街)興建新冰廠,更把丟杜公司位於雪廠街的冰庫買下,將人造冰批發及貯存地移到雪廠街。此後,香港已不用天然冰塊,改用人造冰,雪廠街的冰庫也改為貯藏人造冰。1879年,怡和公司購入冰廠。該廠實為非常成功的商業案例,1917 年與牛奶公司合併。到了七十年代初,銅鑼灣的冰廠業務才全面結束,原址建成皇室堡和恒隆中心。

此外,銅鑼灣尚有一座由怡和建立的香港紡織公司。該廠於1898年設立,二十世紀初曾設置五萬五千多個紗錠,受僱工人高達七百人。1914年,紡織廠停止香港的業務,廠房遷至上海。

 

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銅鑼灣可說是不折不扣的大型工業區。

紅磡

 

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港口,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是亞洲重要的商埠。香港最早出現較具規模的工業,都是與港口服務有關,包括船隻修理和造船工業,以及碼頭建設和海事工程。

1870 c. Harbour.jpg

約1870年繁忙的海港。

十九世紀中期,香港的商業發展雖然落後於上海,不過使用維多利亞港的船隻卻一直增加。1848年,七百艘共二十二萬九千四百六十五噸的船舶到港;到了1859年,數目增至二千一百七十九艘共一百一十六萬四千六百四十噸。從國際貿易來說,香港已成為終端港口。來自西方的商品在此間被轉上較小的船隻,然後沿海岸或內河運送到內地。1848年,加州發現金礦,其後的淘金熱帶來一種意想不到的發展︰大量華人經香港出洋之餘,為了維持原來的生活方式,這些在異地工作和生活的華人,對食品、藥物及生活用品等的要求造就了新興商務——南北行貿易,這進一步加強香港成為海上航運終點站的實力。

各單位一律供給五名成人居住,平均每人二十四平方呎,還低於當時法定最少人均生活空間三十五平方呎。過往家庭生育意向較強,但十歲以下兒童只當「半個人頭」計算,因此一屋七、八口亦不足為奇。居民多以添置碌架床或搭建「閣仔」製造空間,不少男孩甚至「瞓地下」或於走廊架開帆布床過夜。而不足五名成人的家庭,更需被安排與另一陌生家庭,共同使用一個單位。

 

1857年6月,總督寶靈向英國殖民地部提出在香港建造船塢的請求,申請獲得批准,條件是皇家海軍擁有船塢的優先使用權。港府不久在香港仔劃出兩處地段作興建船塢之用。1858年5月,兩幅地段以每年一百英鎊的租金,租予製造鐘錶起家的船務商人林柏(Douglas Lapraik)和造船專家拉蒙(John Lamont)興建船塢。由於香港地區大部分的地層以花崗岩為主,工程相當艱鉅,興建期間工人幾乎沒有使用任何機器。兩年後,船塢竣工,隨即接收了第一艘船入塢。船塢以拉蒙命名,位置即為今天香港仔中心所在。船塢自啟用以來業務蒸蒸日上,不過當時船舶的設計和建造技術正值新舊交替,船塢很快已無法應付新型船舶的需要︰它不夠深,不夠長,也不夠寬,無法容納新式船隻,特別是海軍船艦。

隨著修船和造船業務日趨蓬勃,到了1863年,怡和公司、鐵行輪船公司及德忌利士公司等創辦黃埔船塢,並收購原位於廣州附近黃埔的船塢和修理廠(船塢命名的由來)及香港仔的旱塢。1864年底,由寶順洋行、黃埔船塢公司和瓊記洋行組成的聯合船塢公司(又稱於仁船塢)投得九龍紅磡一幅地皮,用作興建船塢,並於1866年註冊成有限公司。四年後(1870),黃埔船塢與聯合船塢合併,成為當時香港最大的船塢公司。

 

自此黃埔船塢幾乎壟斷廣州及香港所有大型船塢業務,1880年更合併大角咀的四海船塢,手執香港修船和造船業牛耳。1888年,黃埔船塢在英國海軍部協助下,於紅磡建立一個可以容納英國海軍最大船艦的大型船塢。其造船技術已達世界水平,能夠建造七百英尺長的船體,當時業務亦已不限於到港商船,而是擴展至整個亞洲,為各類船隻提供需要的維修服務。

Kowloon Docks c. 1900-1.jpg

約1900年的紅磡黃埔船塢,右端可見青洲英坭廠。

Whampao Dock HMS Hawkins c.1925.jpg

二十年代於紅磡黃埔船塢維修的皇家海軍重巡洋艦鶴健士號。

紅磡除造船及船隻維修業外,還有製造英泥的工業。青洲英坭公司原於1889年在澳門的青洲開業,由德資瑞記洋行管理。1899年,公司在紅磡開設了另一間規模及設施更大更完善的工廠,但管理則改為旗昌洋行負責。青洲英坭公司在紅磡的廠房到1908 年時,面積已擴展至一百萬平方英尺,每月產量達八千噸。其中製造水泥的黏土來自珠江三角洲,石灰石則來自廣州附近一帶。即使與頂級的英國和歐洲大陸同類產品相比,青洲英坭的質量仍給評為不相上下,可堪匹敵。很多英國海軍工程師甚至認為,它的水泥擴張強度極好,因此採用作修建填海地區船塢的專用水泥。

 

到了二十世紀初,紅磡出現了另一項大型工業設施。1918年,政府因應填海計劃,徵用中華電力公司原位於漆咸道發電廠的地段,以大環山對出的新填海地作為交換,供電力公司興建新廠。1921年發電廠投入服務,以「鶴園」為名。黃埔船塢和青洲英坭廠成為該發電廠的主要工業用戶。

鰂魚涌 / 北角

 

1881年,太古糖業公司在英國註冊成立,於鰂魚涌海灣購地興建廠房,兩年後竣工,隨即投入生產白糖。製糖的原料來自菲律賓、印尼及廣東一帶,糖廠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生產,每週生產白糖達七百噸。產品主要銷往內地、日本、印度、澳洲及美國西岸。由於產品優良,糖廠建立初期,曾一度獨佔亞洲的精糖市場;民國期間,甚至獨霸內地市場。經過努力經營,太古糖廠生產的粗砂、幼砂、冰糖、方糖及副產品桔水,成為香港昔日的外銷著名品牌。

1870 c. North Point.jpg

約1870年的北角,當時尚未有任何大型發展。

Taikoo c. 1920.jpg

約1920年的太古糖廠(中央)及太古船塢(遠處)。

1930s Taikoo Docks.jpg

三十年代的太古船塢。

太古公司於鰂魚涌購地興建糖廠後,由於土地仍有剩餘,認為可在該地建造船塢,為太古輪船公司的船隊保養維修。船塢的註冊於1900至1901年間在英國完成,一年後船塢開始興建,1907年落成。太古船塢除可維修三萬噸級的輪船外,還可建造萬噸級的輪船和引擎。1910年,船塢為太古輪船製造了第一艘客輪。在當時來説,太古船塢的設備和技術水平可媲美日本乃至歐美的造船業。更由於香港的生產成本低廉,幾乎壟斷了英國皇家海軍在亞洲的船艦維修,以至華南地區的造船工程。

 

二十世紀初,北角尚有另一處大型工業設施——北角發電廠。港島的電力供應,始於1890年,最早的發電廠設於灣仔永豐街與星街一帶。至1913年,港島電力需求不斷增加,灣仔發電廠的發電量已超出負荷,香港電燈公司便選了當時仍相當荒蕪的北角海旁,進行填海工程,興建新的發電廠。1919年北角發電廠正式啟用。1936年,港島的街燈開始轉用電燈,加上人口增長及工商業對電力需求增加,電燈公司遂在北角發電廠旁另置土地,擴建電廠。 

 

自從太古公司在鰂魚涌興辦重型工業後,不少華資商企亦先後在北角至鰂魚涌一帶設立廠房,如國民製煉漆油公司、商務印書館香港分廠、亞洲石印局等。在三十年代,由於有大量土地資源,該地逐漸成為港島最重要的工業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