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heme_3.jpg

陪伴香港人走過不同難關

陪伴香港人走過不同難關
紅A

在疫情肆虐的這三年間,方艙、醫院、街上,以至每個人的家裏都多了不少塑膠製品,像是消毒噴霧、隔板等,這些為我們阻擋病毒的產品,背後是來自一間屹立於香港逾七十載的本地品牌—紅A。

20221006_1323.jpg

Jessica是星光實業有限公司第三代傳人。

早已深入民心

 

「紅A」是星光實業有限公司的俗稱,因其標誌為一個大寫的紅色「A」字,既簡單又醒目,早已成為香港人所共知的名牌。今天細聽星光實業有限公司第三代傳人梁馨蘭(Jessica)的解說,原來紅A的「A」源自英文「Ace」,是最好的意思。而Jessica的太公早年在上海經營梳刷店,戰後她的爺爺梁知行由上海抵港,並在1949年創立星光製刷廠,繼承祖業,於深水埗設廠,當時已用「Ace」作為品牌標誌。「四、五十年代香港工業主要有三大領域,就係玩具、鐘錶同埋塑膠。」當時Jessica的爺爺看好塑膠前景,於是在1957年開始製造塑膠日用品,並於1964年把廠房遷至新蒲崗現址。

說起紅A的產品,腦海中就一定會湧現那醒目的「紅A紅」,Jessica覺得「紅A紅」的特色就是「喺光線下顯得圓潤一啲」,這個深入民心的紅色多年來不曾改變,究其原因是原材料始終如一。除了「紅A紅」,其實還有「紅A藍」及「紅A灰」等顏色,Jessica認為紅藍是不可或缺,皆因早已融入香港人的生活。其實,除了家用品,不同顏色的紅A塑膠產品在工業及商業上皆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可謂「各適其色」,例如灰色多數用於餐廳廚餘、綠色用於蔬果、藍色用於海鮮、紅色則用於肉類。

453A0711.jpg

星光實業屹立於新蒲崗超過半世紀,紅「A」標誌早已深入民心。

20221006_1641.jpg

Jessica的爺爺梁知行,由上海來港後開設星光製刷廠。

20221006_1683.jpg

紅A出品的膠桶陪香港人走過七十三個年頭。

2035-21.jpg

六十年代初香港制水期間,紅A的膠水桶應運而生,取代金屬水桶而打響名堂。(圖片:政府新聞處)

20221006_1600.jpg

七十年代的第一次重建計劃中,部分徙置大廈位置改建為石硤尾商場及街市,至今仍為區內居民服務。

始終信心保證

 

「我啲嘢唔係平㗎!」Jessica笑說,紅A製造的塑膠產品一向被視為信心保證,Jessica拍心口說紅A就是值得大家多付幾蚊,即使是一張膠椅,也是經過一重又一重的試驗才製造而成的,「香港人有幾個唔好嘅習慣,就係會䟴腳、扤櫈,所以一定要穩陣,否則大家容易受傷。針對依啲習慣,我哋要確保張櫈每一隻腳都可以承受一個人嘅重量,所以雖然係膠櫈,都要做到承重二百五十至四百磅。」至於另一經典產品則是紅A於七十年代推出的詹士邦同款「太空喼」,宣傳口號更以「跌唔爛,踩唔扁,可以當櫈仔坐,落雨都唔怕入水!」成為街知巷聞的成功產品。

2684-7.jpg

過去紅A參與多屆工展會,除展示及推廣產品外,其攤位更是搶眼壯觀。(圖片:政府新聞處)

堅持留守香港

紅A多年來陪伴香港幾代人共同面對不少風雨,其中一件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相信是六十年代制水期間,紅A連夜趕製十萬個水桶應市,更在報章刊登聲明稱:「大量供應決不漲價」,即時解決市民燃眉之急;還登廣告教人如何使用一加侖水洗澡,深得民心,令市民大衆留下深刻印象。在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紅A又特別製造了專供政府使用的塑膠雞籠。

 

自八十年代起,不少工廠北移,但紅A至今仍堅持「香港製造」,更曾有人對Jessica說「幾千棵樹冧淨你依一棵喳。」這番話反而令她重新思考,覺得紅A既然在香港起家,多年的驗證下,更相信香港的技術是其他地方不能複製的,「我哋試過喺大陸造一批白色膠盒,取貨嗰陣發現批膠盒發黃,咁點交畀客人?」為了保持質量,她覺得留守香港是不二之選,即使明知「香港製造」並不容易,「我哋喺背後要做更多嘅嘢令自己變得更強大。」Jessica 説來鏗鏘。

20221006_1441.jpg
_DSC4816.jpg

七十年代,紅A出品了一系列仿水晶的掛燈,甚受市場所歡迎。

轉型延續品牌

紅A由初期造梳刷,到後來生產家用塑膠用品,直至Jessica的爸爸接手後轉型企業對企業的商業模式(B to B),專營酒店、餐飲業、醫院等大型企業的塑膠產品;查實Jessica早五、六年前已有感「塑膠業走到樽頸位」,於是幾年來不斷尋求突破,尋找不同品牌合作,務求令紅A重新得到大眾的注目,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間香港品牌,七十三年來始終堅持「香港製造」,希望延續品牌之餘,可再創一片新天地。

紅A廠房正在生產一批「紅A藍」的水桶。

20221006_1531.jpg

Jessica接手紅A後,希望可以帶領公司轉型,例如生產塑膠製品以外的廚房用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