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給家人
最好的.給家人
雞仔嘜
位於葵涌的「雞仔嘜」總部內,放置一張如乒乓球桌般大小的木桌,「雞仔嘜」第四代傳人譚天韻(Alicia)與譚天逸(Jennifer)兩姊妹異口同聲解説現時「雞仔嘜」雖然不再自設廠房製造線衫,但仍有老師傅坐鎮總部負責修改工作,木桌就是用來應付這個需要。
譚天韻(Alicia)(圖右)和譚天逸(Jennifer)(圖右)
雞仔誕生時代
追溯「雞仔嘜」的歷史,相信要由三十年代開始說起。那時Alicia及Jennifer的曾祖父譚躍雲成立震歐線衫廠,主要生產平民線衫。戰後第二代接手,在青山道設廠,負責織布、製衣、包裝、批發等工序,並於1953年推出「雞仔嘜」品牌。Jennifer解釋,以「雞仔」為名及標誌,代表「豐衣足食」,畢竟那個時代物質較匱乏,確有另一番寓意。
早期雞仔嘜主要生產金蜆、紅蜆等不同價位的線衫,而其中亦包括最具代表性的三粒鈕白色線衫。由於以前多苦力,衣服要耐穿、吸汗,故「雞仔嘜」的男裝線衫曾風靡一時。Alicia說,其實同期他們也有生產女裝線衫,但由於女性勞工不多,因此較少女性買線衫。
中價位的紅蜆線衫現時已經停產。
六十年代新開業的震歐線衫店,擠滿人羣。(圖片:震歐線衫廠有限公司)
震歐線衫廠內的一角,可見工人頗多,甚具規模。(圖片:震歐線衫廠有限公司)
四代傳承家業
到七十年代,「雞仔嘜」引入可以放入洗衣機清洗的羊毛內衣,而且防縮防蛀,Alicia說「雞仔嘜」會使用澳洲美麗諾羊毛,是由於同行介紹,「當時大家冇咩競爭心態,會互相分享技術、手法同物料。」後來隨著市場競爭漸趨激烈,有些行家選擇繼續留在紡織製衣業,但有不少廠商則因不敵環球競爭和沒有下一代接手,紛紛轉而發展其他行業。「一直以來我哋都以品質行先,爸爸係做廠出身,覺得好嘅嘢自然會有人識欣賞,無須刻意去講每件產品背後做咗幾多工夫。」直至Alicia及Jennifer接手時,明白透明度的重要性,由於技術、成本等不再是什麼秘密,她們更開辦工作坊詳細介紹「雞仔嘜」的棉衫,讓下一代能從中學習,並更懂得珍惜每件衣服。
(圖片:震歐線衫廠有限公司)
早年的震歐線衫店,招聘不少女售貨員。新張期間,貨品以大減價作招徠。(圖片:震歐線衫廠有限公司)
搣甩老土形象
即使獲得顧客信任,每一個老品牌要走下去也並不容易。Jennifer自嘲「大家仍然覺得『雞仔嘜』係老土嘅!」她覺得這是由於「雞仔嘜」有近七十年歷史,其羊毛內衣幾乎是每個人小時候必穿的禦寒衣物,「細個著過,通常係畀阿媽逼嘅,大個就唔想著!」加上其款式始終如一,慢慢就變得「老土」,「人們覺得自己同依個品牌唔再有連繫」。為將「老土」踢走,兩姊妹唯有絞盡腦汁,減去一些過時款式,推出新色系、新款式,又舉辦用家、明星、網紅體驗活動,希望有一天「雞仔嘜」能「搣甩老土」。
由初創期生產平民愛穿的耐用吸汗線衫,到小時候被媽媽逼著穿上的禦寒羊毛內衣,再到今時今日為移民親友送上的一件暖衣,Alicia及Jennifer說「雞仔嘜」一直貫徹「最好的.給家人」的經營理念,產品既可暖在身也同時溫暖人心,傳承至今,七十餘年來從未改變。
說到傳承家業,Alicia坦言最初仍是戰戰兢兢,始終兩代人的思維不同,需要時間溝通及磨合,「定期開例會,做好presentation,定好框架,令啲長輩知道發生咩事。」Alicia深切明白如何拿捏,令每個決策都能得到大家充分了解後,才作出最終決定。
自七十年代開始,由於生產成本增加,「雞仔嘜」逐步關閉香港廠房,例如在遷廠房至葵涌後放棄漂染工序,而現時更已將生產工序外判,完全走向零售市場了。一直以來保持「香港製造」的質素,已成功為「雞仔嘜」這個香港品牌建立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令它成為了香港人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記。說起最近的移民潮,Alicia透露有港人去英國前會特意到「雞仔嘜」買保暖內衣,「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嘅品牌,我哋已經同顧客建立咗信任,而依個信任係一點一點累積返嚟嘅。」相信這便是一個品牌最值得珍惜的無形資產。
近年雞仔嘜全線門市經過重新裝潢,令人耳目一新,充滿時代感。
Alicia及Jennifer均親自參與毛衣設計,希望令「雞仔嘜」不再「老土」。